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下称“方案”),围绕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乡镇学校联城带村功能、全面振兴乡村教育等5方面主要任务提出了19项工作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基本建立,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均等化水平提高,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7年,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乡村教育独具特色,乡村学校“美而优”,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鼓励组建跨市域、跨县域的教育集团
方案提出,要优化县镇村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县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首先,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妥善处理好就近入学与适度集中、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关系。在保障基本条件前提下,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加强乡镇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并适当扩大招生地段辐射范围。
同时,按程序因地制宜做好生源极少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支持生源不足或不具备独立开办公办幼儿园条件的地区通过设立公办幼儿园分园、设置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或城市微小型幼儿园等形式规范办园。
方案提出,要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消除C、D级危房校舍,推进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建设好乡村学校必要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辅导场室(所)并配齐设施设备,确保到2025年前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加强城镇公办中小学校学位建设,全面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
如何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方案提出,要探索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专项行动,由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设教育类相关专业的高校采用自主培养、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协同地方开展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实施普通高中分类改革,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县中。
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方案提出,要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幼儿园、中小学权责清单和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落实学校用人权,加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
此外,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鼓励县(市、区)以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为主体组建县域内的教育集团,鼓励地市以优质普通高中为核心校组建市域内的教育集团。鼓励组建跨市域、跨县域的教育集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支持创建至少6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
方案提出,要强化乡镇学校联城带村功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着力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下称“三所学校”),集中力量增加资源投入,补齐短板,按标准补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探索给予“三所学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鼓励支持学校探索开展课程教学、教育评价等改革。
其次,健全乡镇学校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同学段整合为三个或多个独立法人机构,实行“一园多点、一校多区”一体化管理。建立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初中学校为主体,同乡镇内若干所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为成员的学区,推进实施学区内教师“走教”制度,实现学区一体化办学、综合性考评、协同式发展。
方案提出,要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探索推进实施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大学区化、城镇村一体化办学管理模式。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批13个省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试点创建至少6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共同体内部管理协调、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一体化。
鼓励乡村学校探索小班化教学
方案要求,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振兴乡村教育。
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鼓励乡村学校探索小班化教学。开展初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积极探索普职教育融通。
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方案提出,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深入实施“公费定向培养”“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银龄讲学计划”等系列政策,为乡村学校精准补充优质教师资源。
同时,深化城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和巩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成果,加强县域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对民族地区、寄宿制、承担较多教学点管理任务等的乡村学校,按一定比例核增编制。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方案明确,要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两个不低于或高于”政策要求,深入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解决乡村教师开展走教、交流轮岗、支教跟岗等工作的住宿需求。支持乡村中小学按规定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教师中高级岗位,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途径。
此外,还要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包括优化数字化教育教学的设施和环境,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化教材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学习,推进校地结对、区域教育数字化精准帮扶新模式等。
县级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如何着力构建县域良好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育人成效?
方案指出,要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十不得一严禁”要求,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和校园开放日管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管理,并深入推进“双减”和“六项管理”工作。
对于特殊群体,方案提出,健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档案登记和台账管理,关注心理健康;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保障学生按时完成学业;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监测机制,“一人一案”及时跟进劝返复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向融合。
如何提升教育服务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方案要求,各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面向在校学生和当地各类学习群体的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引导推动职业学校建设一批紧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水平专业。
同时,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建设乡村振兴相关高水平专业群或示范专业,推动高等院校加强人才定向培养,强化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强化基层订单定向医学生专项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基层医生。
此外,还要支持高校开展科技服务等。
来源: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