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也叫元月,宵即夜晚,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赏花灯、舞龙舞狮、吃汤圆,民俗里的元宵佳节,热热闹闹,甜甜蜜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赏花灯是元宵节最古老、最受欢迎的传统活动之一。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如纸灯、纱灯、玻璃灯等,挂在屋檐下、窗前或街道两旁,形成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在赏花灯方面,各地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花灯,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一年的祈愿。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