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突破已有技术藩篱,从零开始,从心出发,深挖造车核心技术的潜力,在追求「人马一体」与「驾乘愉悦」的路上直面挑战,永不止步。
在这炎炎夏日,创驰蓝天发动机再次进化 带给你澎湃的轰鸣声! 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良,高效直喷发动机可以实现13:1的高压缩比,燃油经济性提升15%,中低速扭矩提升15%,有效降低了CO₂排放,为每一个客户提供“驾乘愉悦”及“环保安全性能”高度融合的产品,成为节能环保降低排放的杰出榜样。
1 潜心研发,打造黄金比例压缩比
众所周知,即便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燃机的热效率依然不高,目前平均只有30%,其余能量被白白浪费,而这70%被浪费的能量则属于超级富矿,如果这个超级富矿被开发一半,那么人类全球原油消耗就可以降低大约三分之一,排放可以降低四分之一。但是想要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谈何容易? 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升缸内压缩比,使得缸内压力更大,燃料燃烧更充分,释放更强动力。但是单纯提高压缩比,因为缸内压力加大,很容易引发爆震,不但不会提升热效率,还会降低功率,甚至会损坏发动机。
那么马自达是如何让提高压缩比的呢?压缩比通俗讲就是指汽油在压缩冲程被压缩的程度,理论上压缩比是越高越好。近年来推出的汽油机压缩比一般在10~12之间,这是因为普通发动机采用4-1形式排气系统,废气排出效率相对不高,如果再压缩,气缸内就会发生爆震现象。
所谓爆震现象,通俗讲就是混合气在不该点燃的情况下提前爆炸了,轻则会对缸体产生震动,重则损坏缸体,破坏发动机的运转。
专业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几个关键之处洞察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精进。让我们看看马自达是如何将一台普通发动机,改造成一台高压缩比、低能耗的发动机吧!
技术革新①: 采用4-2-1排气系统
马自达为了避免爆震的发生,使用形状复杂的4-2-1排气系统。4-2-1排气系统不同于普通4缸机将四根排气管直接汇成一根,而是四根先汇成两根,再汇成一根,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排气回流,从而避免爆震的发生。
技术革新②: 采用六孔燃油喷射系统,代替传统四孔喷射
要想避免爆震,还得缩短燃烧时间,这样混合油气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变短,也不容易提前燃烧,而多孔喷射装置和带凹孔活塞头都是为了缩短燃烧时间而设计的。
相比传统的4孔喷射系统,6孔喷射需要更高的喷射压力,喷嘴也更加复杂,但是可以增强混合气流动,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喷油量,还可以配合活塞来改善混合气形态,让燃料燃烧效果更为通透。 技术革新③: 长行程设计,使用更轻材质
发动机除了进行高压缩比调教外,SKYACTIV-G发动机还在内部部件上打起了轻量化的主意, SKYACTIV-G发动机的曲轴、活塞连杆等部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强度的前提下,都进行了轻量化处理,对发动机的经济性进一步提升。
为了尽量降低能量损失,马自达还非常大胆地采用了目前非主流的“行程大于缸径”的气缸设计,这样可以降低活塞表面积,降低热损失,提升热效率,节省燃油。马自达还通过使用更轻、更坚固的材质,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降低油耗。
总体而言,这些诸多细节上的技术革新,或许并非革命性的突破,或许并非颠覆性的改变,但是正是通过重新的审视和设计,通过在发动机各个系统的不断改进和优化,逐渐积小胜为大胜,积量变成质变,在经历不懈追求之后,终于研发出创驰蓝天高性能发动机,克服了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油耗高、排放大、容易发生爆震的劣势,实现燃烧效率的最大限度提升,让发动机不断进化。
2 转子发动机的延续
创驰蓝天发动机是继传奇转子发动机后潜心研发十年所造之物,在时间沉淀出的精华上研磨出新科技,这才是真正的精益求精出佳作。
我们总用“闭门造车”来比喻一个人的愚昧和冥顽不灵,但在马自达这里,一心“闭门造车”,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似乎正代表着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1991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车型——马自达787B。就代表着马自达“闭门造车”的精神。因为马自达787B就是马自达将各大厂商所抛弃的短寿命转子发动机进行了革新,从而拿到了勒芒冠军。当时负责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转子之父山本健一以及那47位被称作是“转子47壮士”的工程师所提出的“技术永远是革新”的口号也一直成了马自达所遵循的生存之道。在此之后,便是创驰蓝天技术接过了“技术马自达”的大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