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查看: 17123|回复: 56

『李阳英语』2019秋季活动:1元学英语,99元学音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066888888 于 2019-9-14 20:12 编辑

2019年秋季 新学年活动
1.webp.jpg

活动一:1元 学英语
2.webp.jpg

您想知道学生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吗?那就参加我们的“1元学英语”活动吧!

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初三(仅限新生)

活动内容:
1、英语水平能力测试1次
2、英语测试评估报告1份
3、英语免费体验课2节
4、精美礼品1份(数量有限)

报名成功后,我们会根据年级电话通知测试和体验课时间。


活动二:99元 国庆特训营
3.webp.jpg

学英语,读准单词是基本功,单词不过关,英语学习寸步难行!音标是学单词的基础,所以,中小学生首先要掌握48个国际音标!

【适合年级】小学四年级至初中初一
【上课时间】10月4日-7日(4天8课时)
【学习内容】认读48个英语音标和简单的单音节拼读
4.webp.jpg
请“扫一扫”上图二维码,直接报名
9.jpg
8.jpg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咨询热线:0668-2827233、2199779
学校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对面)
更多优惠,请关注本校官方微信:lyyy-mm(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赢,先学会输

这世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如果想赢,首先请学会输。

输得起,才会赢。赢一时,未必次次可赢;输一次,未必次次不赢。赢了,不要沾沾自喜、恃才傲物;输了,不要忘自菲薄、一蹶不振。输不失志,赢不失态,输赢皆是人生常态,如果把输赢看得太重就会很累,要学会轻装上阵,跌倒了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微笑面对,从头再来。

孩子,千万别抱怨生活和他人,自己的苦自己吃,自己的痛自己忍,所有的路都要你自己来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些成功、赢得漂亮的人,私底下都付出了高于常人百倍努力与艰辛,只有用汗水与血泪才能浇出成功之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

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

“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

“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

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执行


学会执行——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

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善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从容的面对紧张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

在德国,许多有钱人已经认识到,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巨额财富,就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依靠自己奋斗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纷纷表示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他们认为,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父母有处置的权利。作为子女,不应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可能会和父母干得一样好,甚至更为出色。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来自自己的成功。

现年24岁的蒂姆·海因茨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对此,蒂姆表示:“父母的钱,我无权拥有,也不想拥有。父母把钱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不用在我们的享乐上,这是明智的。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机会。有一天,我也会通过奋斗拥有自己的财产,获得如同父母一样成功的喜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数的确是检验孩子短期内是否努力的一个标准

一般来说,一个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就可以得到多少收获。正常情况下,孩子好好学习大概率会进步,不好好学习大概率会退步。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需要不停地学习、获取知识。因此,对于孩子的成绩,我们的确需要重视。让孩子努力学习,争取一个好成绩也无可厚非。

在孩子学习成绩出现问题时,把成绩当做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参考,找到实质问题,并加以引导,让孩子获取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责任

什么叫责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所感到的痛苦,但这种痛苦我们必须背负,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无价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一、对社会的责任:扫好你自己的门前雪是你最基本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尽可能地做推动社会进步的事,这是你的社会责任。

二、对家庭的责任: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角色的变换不同,就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直到合而为一。这是不可推卸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永远记住,你是个男人!

一个人的强大,不是体格健壮,而是心灵的强大,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负重前行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里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融入社会。虽然学习的本质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留学不同于一般的异地求学,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需要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新环境,适应课堂内外的新挑战。

在国内课堂,孩子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所有内容,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回家后也是足不出户,面壁苦读,单打独斗,拼熬夜拼早起,一切以考试结果为重。除此以外,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学习压力和竞争而逐步缩水,久而久之,孩子也习以为常,深知读书成绩是唯一的追求。

可在国外的课堂,孩子不仅仅要做题背书,还要学会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鼓励自我创新和挑战权威,倡导批判性思维。

课堂外更是西方孩子的主战场,是他们表演和发挥的舞台、展现个性的机会。他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花很多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到各地参加交流项目,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促进文化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世界公民。

而许多中国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短板,面对这双重压力,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常年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关注下学习生活的孩子,突然失去所有保护,肯定会承受比国内的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独立能力弱、参与意识淡薄、调节能力欠缺等原因,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他们很难引人注目,便逐渐脱离队伍,越走越孤独,越过越封闭,最后成为一个边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爱好,完善技能

孩子,我像你们这么大时,看到别人绘画、唱歌、跳舞、吹口琴……我都会羡慕,也有过三分钟热度想去学,但到后来一样都不会,无一爱好、技能傍身,在人群中普通得像一个路人甲。

我们每个人出身时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活成了山寨。孩子,我知道你喜欢画画,或者现在已经有了别的爱好,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学习别丢了个人兴趣爱好。如果喜欢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努力坚持下来,持之以恒,让爱好为成长铺一条彩色之路。

孩子,当有一天你真正踏入社会,能将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或者说靠己一技之长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那时的你一定会感激今天的选择与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总在努力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你亲自去尝试。今天努力一点,远比将来低头求人、悔不当初强一百倍。什么样的生活和人生,都是你自己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和资格来强加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是一场竞赛

你的人生中还会遇到很多总想超越你的人。在学校,在社团,在你的工作中,这样的人无处不在。他们总是想得到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华美的衣服,更酷的小玩意儿。对这些人来说,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场竞赛——他们总是在追赶更多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的快乐。

这里有一个小秘密:人生并不是一场竞赛。人生是一段旅途。如果在这个旅途当中你总是想着取得别人的敬仰,总是想超越别人,你的这段旅途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过程。

相反,你要学会享受人生,把它变为一段充满快乐的旅途,一段不断学习的旅途,一段不断成长进步的旅途,一段充满爱的旅途。

不要让车子,房子或者是别的东西甚至是更好的工作来左右你的人生。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真正的快乐并不是这些东西能带来的。当你拥有这些东西之后你会想拥有更多。

相反,你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把你的时间浪费在赚钱或者购买这些东西上……用时间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吧。

找到你的兴趣所在,然后不懈地追求。不要为了支付账单而只在乎工作。人生太短了,为你不喜欢的工作而浪费时间不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夸具体不夸全部

“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孩子会走路了,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孩子考了满分……

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

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

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成孩子严谨的性情
   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现在的真实情形是,讲究严谨、在乎严谨、坚持严谨的人或许愈来愈少,但能够始终严谨者就是时代的骄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

  发现,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父母们会觉得:我怎么能拒绝他呢?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拒绝他,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

  当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其实,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不”,当说“不”的时候,父母是非常难受的,所以他拒绝对孩子说“拒绝”。

  如果12岁以前,都没有过被拒绝,当他以后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他面对被拒绝时怎么办?

  另外,孩子也需要有体会说“不”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说“不”,他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有机会说不,勇敢的表达出来,说不的过程,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不等人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努力的人生,当你凝眸回望,你会发现,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

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怕吃苦,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

年轻时主动吃努力奋斗之苦,吃完这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不愿吃努力奋斗之苦,最后只能吃命运带来的苦。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事无成,不是因为资质平庸,而是因为不够努力。别在你垂垂老矣,两手空空时,再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当时能吃一点苦,能再努力一点”。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纪,吃苦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这样的少年似乎越来越少。

虽然苦过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过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苍白到连新的风景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觉得苦是因为你并未预见自己选择得过且过后的人生后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后生活的甜,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人生越懒,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达标做法:亲子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孩子意外磕碰时

睿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几十个孩子在一起打闹嬉戏,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就连我一人带一个孩子都难免会磕了碰了,何况是这么多孩子呢!

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的宝贵经历,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在磕碰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面对挫折,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

结局:孩子学会有责任、有担当!

理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没关系,我相信老师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责备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安抚好孩子。

如果伤得比较重,与老师沟通,了解真相后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能一味的责骂老师并将所有责任都推到老师头上,我相信老师爱着每一个孩子。

结局: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

奇葩型家长这么认为:

我的孩子受伤了?你们怎么带孩子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还当什么老师?不行,我得找校长说说!

结局:孩子学会推脱责任,变得尖酸刻薄,社会交往能力也变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