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查看: 8310|回复: 11

『李阳英语』"双11"钜惠来袭,预交11元,价值33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2.jp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育的路上,我们似乎总容易着急。

我们推着孩子走,拉着他们跑,要他们独立,要他们坚强,要他们懂事...

就好像,我们能够催熟孩子的成长。

然而,孩子的成熟自有节奏。

真正让孩子走向成熟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提供阳光雨露,给予他们需要的爱,然后缓缓地等待花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努力前进一步,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大不一样。不努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怎样的生活。

努力,不过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何况,我们从来就不是单单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活。

所以,要跑啊少年,要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胸宽阔的母亲
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

女人的胸怀历来被文人描写的及其狭窄,甚至还有民间的俗语: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好像世界上只有男人的胸膛是宽阔的大道,而女人的心胸只是山间的羊肠小路。

然而有很多的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敬佩,真是这些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懂得一个母亲的宽阔胸膛会对孩子起多大作用。

佐藤富子——(郭沫若在日本的同居女人)这个现代人也许并不知道她的名字的女人,在与郭沫若分别之后,一个人居然抚养着五个未成年的孩子,直到十五年以后见到郭沫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是指鼓劲、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赞扬、宣扬。

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认可和鼓励,并通过父母的积极回应来认识自己。

那么,到底给孩子什么样的积极回应才是有效的呢?

以下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1. 要肯定积极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天赋

比如漂亮、聪明等,是孩子天生的,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就可以得到。

夸赞孩子很聪明,那孩子可能就会认为:“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

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在你的孩子拿着漂亮的成绩单回家时,千万不要说:“我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了!”

而是要说:“你很努力,所以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为你骄傲!”

当孩子某一个方面的好品质或者好的行为得到来父母的认可,那么就会强化他的行为,并激发出孩子更大的动力,从而形成他的“内驱力”。

2. 要贴近现实,不能浮夸

虽然鼓励孩子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方式,但也要遵循客观事实,孩子有的可以夸,孩子没有的就不要硬夸了,那叫捧杀,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如果孩子考试只考了60分,要怎么鼓励他呢?

首先可以和孩子之前做个对比,比如之前哪些题目容易做错,但是这次考试做对了,这就是有进步的。

认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肯定孩子努力、认真学习的行为。

因为有时候真的不是努力了,最后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有上升的空间。

千万不要认为对孩子的夸奖越夸张越好,父母过度的夸奖会导致孩子错误地高估自我的价值感。

当他面对现实的挫折与困难时,则显得非常脆弱。

他会为了维持一个非常高大的自我形象,不断地夸大自己的成就,甚至通过炫耀自己或者是贬低别人,以及逃避困难来保持自我形象不被破坏。

比如一个正在学画画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是满意,妈妈鼓励他说:“这个画好棒,是妈妈见过最好的了。”

虽然孩子是自己的好,但是在老师同学那里得到的评价与妈妈的评价完全不同,孩子这时受到的挫折才是巨大的,对自我价值产生深深的质疑。

3. 要具体,不能含糊

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如果您的孩子年纪较小,要注意对他的夸奖具体化。

当你笼统地概括的表扬他时,他接收到的信号只是“我很棒”,但是他的正确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家长在具体的行为指引上浪费了一次好机会。

所以,家长要把想鼓励的具体行为描述给孩子。

比如他今天做作业的表现很好,那么我们需要把他做的好的部分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你今天写作业很快,而且自己收拾好了书包,我看到你越来越努力了,这让我很开心。”

当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就感让他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内心充满着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我们只需要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一下他做好的事情就行了,表示我们知道了,并和他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相比较表扬,孩子更想得到的是我们的重视和理解,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倾听孩子,把关注点放在他正在做的事情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爱给满足感,父爱给方向感

父亲和儿子之间确实有一种属于父与子之间的语言。他们在一起可以不分长幼地打闹、可以不断触碰对方的身体……行为学家表示,父与子在打闹中所进行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沟通。

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

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

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儿子。

父亲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成功地承担“儿子榜样”这一角色。很多父亲也常常在无意识中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了儿子。

生活中,如果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么当母亲要求男孩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时,男孩就会理所应当地拒绝。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物质普遍丰富的时代,满足孩子吃穿用度的基本需求早就不成问题了,但能够拥有正确的认知,对所有父母来说,依旧是一种考验。
寒门出贵子,贵在孩子吃苦奋斗的精神。
但如今,富人阶层的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重要性,而寒门家长却在崇尚:拿自己仅有的工资去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说到底,真正能出贵子的,一定是贵门。
而所谓的贵,指的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有钱,贵在父母的教育理念,贵在父母的格局,贵在父母的心智。
真正的爱,并不是掏出父母所有能给的东西,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的能力,朴素的品格,奋斗的精神。
作为父母,我们自然应该尽己所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该吃的苦还是一定要让他吃,不要舍不得。
不然等有一天,该他顶天立地之时,还要靠在你们的身上才能站起来,就会吃更大的苦。

父母们,别舍不得孩子吃苦,那是他成长必经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孩子的自律从哪里来?
从他开始爱这个世界,从他开始喜欢自己,从他开始认同一件事正确的打开方式。
他的自律就从心底油然升起了。
教育和教训都属于他律,他律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但不长久。
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自律,当他有正能量的三观,当他懂得自尊自爱,当他了解这个世界顺理成章的运作方式,他自然而然就会自律。
所以,奉劝家长,尤其是孩子已经步入少年的家长,不要总是用镇压、说服的方式去规范孩子的言行。
多给他们讲道理,讲一些最淳朴、最本质、最深刻的道理,慢慢取得孩子的认同,培养他的自信和自尊,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船到桥头自然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   2、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   3、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为了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作为家长,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的呢?

下面和大家分享培养孩子专注力的 5 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 定量学习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 5-10 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

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 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千万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兴趣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3. 减少唠叨和训斥

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 大声读书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段时间(10-20 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时,要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样他的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

5. 一次只做一件事

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更不要放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理智是人后来训练的。一个人的成长,情绪是动力,理智就像一个车的方向盘和刹车,如果没有良性情绪的话,孩子的潜能被埋没,孩子的行为没有动力。如果形成消极情绪:紧张、焦虑、烦恼、自我价值低下、无奈无助,一个人在消极的状态下学习是没有可能性的。他的信息接收源就死了,大脑的思考模式就中断了,如果再打骂,消极的痛苦感觉就会跟学习连到一起。一学习这种消极的痛苦感就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就会厌学。

教育孩子,引发孩子的良性情绪是根本法则,这个法则被破坏就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在积极情绪下才能教育好孩子,尤其学习更是如此。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中找到快乐这叫兴趣,它是指做一件事本身给人以快乐,童年时孩子是凭兴趣做事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纵容孩子的毛病
未经允许,乱翻别人东西

被亲戚家小孩子乱翻抽屉、床头柜,这种既尴尬又气愤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经历过。虽然很想上去抽两巴掌,但是碍于情面,还要违心地笑笑:“没事嘛,小孩子都这样!”

其实,小孩子的很多行为表现就跟小猫小狗一样,特别好奇,特别喜欢探索那些隐秘的犄角旮旯,比如翻翻柜子、钻钻床底。

但是,孩子毕竟是人,而不是猫狗畜生。3岁前在别人家乱翻、乱动尚可理解,可是3岁后还这样,那只能说明家庭教育中严重缺乏“界限感”,不知道区分“我的”、“你的”。

一个没有界限感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很容易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最好、所有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

这样的孩子即便上了大学,跟舍友的关系也会很糟糕,因为他可能乱动别人东西、半夜听歌不带耳机、自己脏袜子随地扔……

所以,一定要从小让孩子知道一条做人的基本素养:别人想动你的东西时,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说“不”;但是,你动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询问一下别人同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